找到相关内容556篇,用时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山西太原千寿寺戒钵遗留民间 见证太原历史

      拿着实物,钢流和记者前往山西省佛教协会。山西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魏文星端详着这个戒钵,讲述起一段尘封的历史。魏文星说,钵是僧人必备之物,俗人吃饭用的是碗,僧人吃饭用的是钵。在佛家传戒时,要发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台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0/01/15561496617.html
  • 宁波天童禅寺二十一天禅七修持于四日圆满

    ,现存的铸于崇祯十四年(公元1641年)的千僧锅右以佐证,该锅直径2.36米,深1.07米,重4000公斤。 清顺治十六年(公元1659年),世祖帝召寺僧道进就敕谕,并赐、黄、缘云缎袍各一袭。次年赐帑金千两命重修佛殿,敕封道“弘觉禅师”号,并赐银印一颗,重40两,方广寸许,右为汉篆“弘觉禅师之印”,左镌满文一行,赐、五、七、黄祖衣、宫道袍、沉香色道袍及千衲衣、夹衣等。御书僧诗一首...

    天童禅寺

    |宁波|天童禅寺|禅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1/1829292555.html
  • 佛教的头陀苦行法

    生活规范。在僧团成立之初,五比丘向佛陀提出,我们应该穿何?吃何食?住何处?佛陀当时的回答是:粪扫、常乞食、树下坐。尽管佛陀后来又开许了、百一、长衣、僧食、受请食、聚落住、僧伽蓝住等种种方便。但...头陀行的目的,在于远离贪著,在于断除烦恼。   二、头陀行者的衣服   明确了头陀的含义,进一步需要说明的就是十二头陀法,律中从衣食住及威仪四个方面阐述。是衣服,僧尼的衣服,除了之外,根据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3541166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协会关于僧人遗产处理问题的覆函

    序执事,将亡者遗物,别为轻重之二:(一)金银田园房舍等之重物,应归常住。(二)百一众具为轻物,请监院每件估价,书记上簿,知客编号,副寺、典座点数,酌留一二件犒赏看护病僧的人,其余挂牌出卖,其收入分... 另有一种情况,亡者的百一众具(日用品)之轻物(应按照时价七折“估唱”卖给寺僧),有的作分配(分赠)于现前之僧众。   、《毗尼作持续释》第十卷载:若比丘死,若多知识,若无知识,一切属僧。若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5244085.html
  • 佛教法器

    ,包括:灯、华、香、香炉、(左礻右戒)、阏伽器等。  、梵呗赞诵用的法器:用于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敲鸣用的器具,及唱诵、法会及各种仪式中领众之用。包括木鱼、钟、鼓、磬、云板等。  四、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:此类用品为古代大乘比丘随身所持及生活中所用的器具,包括:钵、、澡豆、头巾、手巾、齿木、滤水囊、念珠等。  五、禅门的法器:此类是指禅门中,除了生活上的实用性之外,亦常为禅师悟入学人的器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2047024.html
  • 禅宗的法物与道场

    杨柳枝来刷牙漱口的。用牙膏、牙刷,口腔的疾病很多,用杨柳枝漱口、刷牙,牙齿却很少有疾病。   2.:就是袈裟可储备件,一是僧伽黎,又叫大衣、祖衣、杂碎、法衣、二十五条。二是郁多罗僧,又名上衣、七、入众衣。是安陀会,又名中、宿衣、内衣、五、工作等。   3.坐具:禅者走到什么地方,随时可以把坐具摊开,在上面打坐。和前面的,通称为“一具”。   4.澡豆:澡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1947792.html
  • 佛教的苦行观

    。  7、但︰谓但持安陀会、郁多罗僧、僧伽梨之,不多不少。,指印度僧团所准许个人拥有之种衣服,即:(一) 僧伽梨,即大衣、重、杂碎、高胜衣。为正装衣,上街托钵时,或奉召入王宫时所穿之,由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制而成。又称九条。(二)郁多罗僧,即上衣、中价衣,又称入众衣。为礼拜、听讲、布萨时所穿用,由七条布片缝制而成,故又称七条。()安陀会,即中、中宿衣、内衣、五条。为日常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452229.html
  • 七圣财——净慧法师开示

      各位道友,人生都有种种追求。世间的人多注意身外的财富,精神生活比较贫乏。出家人淡漠名利,以修道为本。对于身外的财产,佛陀在世的时候是一钵,乞食为生。佛教传到中国,到了今天,生活方式同佛陀时代有了根本的区别。现在的出家人,若与佛陀时代的比丘相比,几乎个个都是富翁,有哪一位出家人没有十几二十件衣服啊,有哪个出家人没有三百五百块钱呢?佛陀时代的比丘,过的是一种真正清贫的生活,除了一钵以外,...

    净慧大和尚

    |七圣财|命运|财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2403225430.html
  • 洪江佛教历史略说〈四〉

    好善乐施,慨然有出世之思。康熙乙巳年三月八日,授嵩云山颖老和尚剃发。之后,于己丑年,参莲月、语嵩、福聚、莲舟。于莲舟和尚座下,乞授方便具戒。庚子年腊八日,受本师源流、拂子、衣钵。康熙九年庚戌九月初...年佛成道日,诣鸡田山青铨和尚座下,求授方便具戒。乙巳年佛成道日,受本师源流、衣钵。于丁未年腊月初五日亥时,化假归空,世寿三十岁。荼毗,舍利拾贮,寿器寄墓为坟。  徒叙宝印,讳深源,系常德武陵何氏子。丙申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2248655.html
  • 亲近弘一大师学律和办学的因缘

    到了天将薄暮,则持珠念佛,经行散步;入晚即就寝,绝少点灯,颇有古德「怜蛾不点灯」的遗风。律中规定,穿不过,食不逾午时,他都严守不越,这是所以戒贪奢之妄念。修律行者,只限穿,不许过量。律制规定五条为衬体衣,六条为杂作,九条以上为聚会说法衣,都割裂为长短形的条文,用以缝缀而成,肾像水田,所以又名水田或福田。  弘一大师所著之,虽不能如佛制所规定的形状,但衣着无过件,即使严冬亦是如此。如...

    瑞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2054665.html